痛風抗炎鎮(zhèn)痛的經(jīng)典藥物——秋水仙堿
秋水仙堿又名秋水仙素,最初是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,因而得名,我國秋水仙堿多從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菇的球莖中提取而得。
秋水仙堿在痛風的治療作用中具有悠久的歷史,特別是在急性痛風患者的治療中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,因此,很多痛風患者對這一藥物應該非常熟悉,當痛風關節(jié)腫痛起來,馬上吃一片秋水仙堿,可能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習慣。
一、秋水仙堿的作用機制
秋水仙堿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趨化、粘附和吞噬作用,以及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,從而達到控制關節(jié)局部的疼痛、腫脹及炎癥反應。
但注意的是秋水仙堿只起抗炎鎮(zhèn)痛作用,其不影響尿酸鹽的生成、溶解及排泄,因而無降血尿酸作用。
秋水仙堿和非甾體抗炎藥(如依托考昔、塞萊昔布、美洛昔康、洛索洛芬納、雙氯芬酸鈉等)均是痛風急性發(fā)作的治療的一線治療藥物,當存在兩者治療禁忌或治療效果不佳時,才考慮短期應用糖皮質(zhì)激素抗炎治療。
若單藥治療效果不佳,可選擇上述藥物聯(lián)合治療,比如秋水仙堿+非甾體抗炎藥,或秋水仙堿+糖皮質(zhì)激素;
而非甾體抗炎藥+糖皮質(zhì)激素可增加胃腸道的不良反應,應避免聯(lián)用。
二、秋水仙堿為何要小劑量用藥?
這是因為秋水仙堿的治療窗口很窄,其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十分接近,中毒反應輕者可有腹瀉、惡心、嘔吐等,嚴重時可發(fā)生骨髓抑制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周圍神經(jīng)病變等。
現(xiàn)有的研究表明,小劑量與高劑量秋水仙堿相比,其治療痛風有效性無差異,因此,現(xiàn)在國內(nèi)外的指南都提出小劑量使用秋水仙堿治療痛風,可以顯著減少不良反應的發(fā)生。
《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(2019)》推薦急性痛風發(fā)作時,秋水仙堿首劑1mg,1h后追加0.5mg,12h后改為0.5mg qd或bid。
在發(fā)作12h內(nèi)盡早使用,超過36h后療效顯著降低。秋水仙堿能使90%以上患者的疼痛和炎癥在12小時內(nèi)開始消退,24~48小時內(nèi)消失。
預防痛風發(fā)作推薦首選小劑量(0.5~1.0mg/d)秋水仙堿,至少維持3~6個月。
特別提醒:
秋水仙堿是細胞有絲分裂毒素,毒性大,一旦過量缺乏解救措施,須避免藥物過量。
三、秋水仙堿的注意事項
秋水仙堿較為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瀉,腹痛、惡心等。如發(fā)生嘔吐、腹瀉等不良反應,應立即停藥并就診。
秋水仙堿可抑制細胞正常的有絲分裂,對胎兒有致畸作用。育齡期婦女或其配偶在開始治療前3個月、治療期間及停藥后3個月內(nèi)應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。
秋水仙堿存在肝腸循環(huán),肝功能損害時解毒能力下降,易促使毒性加重,肝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需要提醒的是:
秋水仙堿與HMG-CoA還原酶抑制劑(如阿托伐他汀、氟伐他汀、洛伐他汀、普伐他汀、辛伐他汀等)、貝特類藥物(如非諾貝特、苯扎貝特等)合并使用時可能會增加肌無力、肌痛、橫紋肌溶解等肌肉損害不良反應發(fā)生風險,對秋水仙堿與上述藥物進行聯(lián)合處方時應謹慎。
四、秋水仙堿的“新用途”
秋水仙堿除了用于痛風治療外,其實還有很多臨床應用。
秋水仙堿是唯一用于治療家族性地中海熱的藥物,可通過終生使用秋水仙堿治療,可預防和減少復發(fā),預防腎臟淀粉樣變。
皮膚科方面,秋水仙堿在丘疹鱗屑性皮膚病、皮膚血管炎、免疫性大皰病、變態(tài)反應性皮膚病、內(nèi)分泌、代謝及營養(yǎng)性皮膚病具有較好的療效。
心血管系統(tǒng),2015ESC推薦其作為心包疾病的一線治療藥物;2014AHA/ACC/HRS推薦其用于術后房顫預防(Ⅱb類)。
另外,其在纖維化疾病如原發(fā)性肝纖維化、肺纖維化、腎纖維化、酒精性肝硬化、原發(fā)性膽汁性肝硬化具有明顯治療及預防作用。
其它還包括抗腫瘤;用于白塞氏病、瘢痕疙瘩等。
近幾年,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顯示,秋水仙堿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(包括再次發(fā)作,心臟驟停,腦中風或血管成形術等)。
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炎癥過程,推測秋水仙堿減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機制在于抑制這一炎性過程,這些結果也證實了處理炎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這也燃起人們對冠心病抗炎治療領域的研究熱情。
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研究僅在特定心血管風險高危人群,使用低劑量秋水仙堿可以帶來心血管的獲益,對于其他人群是否獲益不能確定。
(來源:逸仙藥學V,作者:劉瑞哲,蘇少玲,單位: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)